G20峰会临时交通管理契合法治精神
2016-08-20 来源: 互联网

加强交通管理是守护公民安全的惯行做法,也是体现法治精神的举措。它的不便是暂时的,对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却是长久的。

省公安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8月28日至9月6日对部分道路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运输枪支弹药、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剧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机动车,禁止在省内道路行驶。

临时交通管理给一部分人的生活带来不便是暂时的,为了把对民众的影响降到最低,规定已经将实施交通管理的路段和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在大型活动期间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是国际国内的惯行做法。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官方设置了30英里的奥运专用车道,只供奥运选手、官员和赞助商使用。去年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办的G20峰会,实行凭证进入制,大型车辆6时至24时不得进入安塔利亚城区。

实施临时交通管理并非领导的拍脑袋决定,而是契合了法治精神。互联网时代,政府一言一行都被纳入民众的监督视野,一切交通管理都只可能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当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律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严格的交通管制,最终守护的是每一个公民的安全。G20杭州峰会汇集了全球关注的目光,是杭州魅力和中国实力的充分展现。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不仅是保证峰会成功举办的首要条件,而且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形象。说到底,有安全感的城市才是好城市。城市失去安全感,相应的国际美誉度必定大打折扣,投资、创业方面竞争力更无从谈起。对大踏步奔向国际化的杭州而言,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的完善,保障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的安全,实际上就是事关每个人的民生课题。

加强交通管理不仅是守护公民安全的惯行做法,也是体现法治精神的切实举措。运用法律保障公共利益,让个人利益服从于公共利益,既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也折射出法治中国的深层内涵。包括临时交通管理在内的一系列安保措施都是服务大局的客观需要,它给居民所造成的不便是暂时的,对于一座城市未来发展、城市软实力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促进却是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