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5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重点任务是培育壮大快递企业;推进“互联网+”快递;构建完善服务网络;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行业安全监管。
《意见》明确了快递行业对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未来国家将在快递行业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快递市场环境、健全法规规划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电商物流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物流保持较快增长,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企业主体多元发展。企业主体从快递、邮政、运输、仓储等行业向生产流通等行业扩展,与电子商务企业相互渗透融合速度加快,涌现出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
2、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型、平台型、企业联盟等多种组织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可提供预约送货、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智能柜自提、代收货款、上门退换货等多种服务。
3、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自动分拣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传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移动支付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三)资本投入
到目前为止,顺丰、申通、圆通和韵达陆续找到了各自的上市平台。有了足够的资本投入,这些快递企业将有能力大举投入软硬件设施,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继顺丰之后,圆通航空首批引进的三架B737-300全货机已经全部投入生产运行,此外,圆通计划在浙江嘉兴建成圆通全球航空智慧城,加速在航空物流方面的布局。在快递企业集体上市后,竞争焦点已转向航空货运,相比国外,我国的航空物流运输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比如国际巨头联邦快递目前拥有647架飞机,为全球200多个国家提供运输服务。但是,发展航空运输业需要巨额的投入,这一定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
二、不利因素
(一)利润减少
近几年,我国快递业的利润率不断下滑,进入微利时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经营成本不断上涨。油价、土地、人力等成本增长,以及快递网点的扩张,均使得快递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涨。
2、竞争日趋激烈。快递业内部竞争激烈,快递件均收入逐年下降,标志着快递业“以价换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除此之外,随着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亚马逊、当当、1号店、唯品会等电商自建快递公司,快递业面临市场份额日趋变小的危机。
3、同质化严重。快递业提供的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差异化服务很少,导快递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多数快递企业呈现“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的趋势。
(二)行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
由于国内快递服务需求量太大,再加上快递行业缺乏监督和管理,最终导致快递服务越来越差。诸如暴力分拣、快递丢失等情况日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根据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买家的快递包裹丢失后只能获得一点邮费的赔偿。如果购买的东西价值很高,那么消费者的损失会很大。
(三)快递车辆需合法地位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规定,客车不能装货,货车不能进城。因此,一些快递企业把依维柯、金杯等客车拆掉座椅后运货,被相关执法部门查扣自然是家常便饭。其实,有些城市制定了快递运输车辆的技术标准,并向各快递企业分配了购车指标。但是,由于众多民营快递企业采用加盟制模式,总部拿到的指标,无法让下面的加盟商购买,致使不少快递车辆指标实际上被浪费。此外,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完全依赖电动三轮车,而电动三轮车在很多城市被禁行,在快递员送货途中经常被执法部门查扣。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预测
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将达到402亿件,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40%,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将达到1,273亿件。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营业收入预测
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45.4亿元,同比增长41.9%。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70亿元,同比增长35.4%。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5,010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10%,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4,801亿元。(来源:中国大物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