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成物流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
2017-09-17 来源: 互联网

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曾在20年前预言,“未来的竞争不是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如今,这一预言正变成现实。

9月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流通领域已经走到了变革前沿。”她认为,中国物流业正处在转型的路口,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当务之急。

王微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高速铁路、航空航天技术、智能交通为代表的新一代交通技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技术,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运行格局,给我国物流产业的升级带来了巨大空间,而供应链体系建设则把物流业提升至供应链发展阶段,并建立起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的发展模式。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辉介绍说,供应链的整合与升级将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市场需求。以传统消费品领域为例,目前我国的品牌商超过10万个,分销商不低于50万家,经销商不低于500万家?在传统的“品牌商-代理商-商店-消费者”流通模式下,每家公司都要打造自己经销商和分销商体系,不仅品牌充分过剩、供过于求,重复投资严重,且各个环节间还容易形成信息隔阂。因此,只有供应链变革才能改变中国流通行业“散、乱、穷、小”的局面。

据报道,目前全球供应链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接近80%,其中包括约12万亿美元的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而英国市场调查机构马基特公司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跃居“全球供应链中心”,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新一轮要素资源整合,正在中国的城市间循序展开。

事实上,早在8月中旬,商务部就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在天津、上海、重庆、深圳、青岛、郑州、西安等17个重点城市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

《通知》指出,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首批重点城市应积极发挥辐射带动周边的作用,形成城市间联动互动局面,提高区域供应链标准化、信息化、协同化水平,促进提质增效降本。主要任务包括:推广物流标准化,促进供应链上下游相衔接;以标准托盘及其循环共用为主线,重点在快消品、农产品、药品、电商等领域,推动物流链的单元化、标准化;建设和完善各类供应链平台,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以平台为核心完善供应链体系,增强供应链协同和整合能力,创新流通组织方式,提高流通集约化水平;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供应链产品质量和保障能力。

同时,《通知》还明确提出,用中央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供应链体系建设,主要立足于弥补市场失灵,做好基础性、公共性工作,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支持供应链体系中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建设。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表示,供应链正在改变世界,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供应链的形成将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优化与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促进产业升级。

据了解,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与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丁俊发认为,供应链主打的不是外延扩张,加大硬件投资力度,而是追求内涵提升,通过优化整合,使各种存量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流程再造,素质提升,降本增效。通过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打造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到2025年,将中国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从目前的16%降至10%左右,企业的物流费用率从目前的8.3%降至5%左右。

丁俊发说,降本增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而实施供应链管理,是降本增效的根本出路。据悉,根据欧美国家的研究,一个企业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第三方物流替代自营物流,借助第三方的规模效应和营运特点,可节约成本5%;如果利用第三方的网络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部分改进原有物流流程,可节约成本5%至10%;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可取得10%至20%的成本节约。

据他介绍,欧美国家推出供应链管理模型与供应链绩效模型软件,并得到广泛应用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明显增强,降本增效十分明显。国外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80%制定了企业的供应链战略,而供应链战略正成为这些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