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物流:展翅腾飞正当时!
2020-04-22 来源: 互联网

2月11日,受新冠肺炎跨省交通管制影响,四川天王牧业200吨玉米到达万州码头后无法继续运输。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当即采取“公铁水”联运模式,将玉米卸船到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到达州站,再将集装箱直接汽运至企业,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关键时刻,“绿色物流”通道迅速开辟,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进得来、出得去,成为全市人民抗击疫情的坚固盾牌。新的时代,口岸物流逐步成为达州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2019年全市公铁水空货运量实现1.4亿吨,居全省第二;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1.8%,超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下定一颗决心,顺势而为发展口岸物流

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随着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物流产业的发展程度正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将达州列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明确提出支持达州建设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达州成功挤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继省委全会对达州物流发展定位后,国家层面对达州提出更高要求。这既是政治责任,更是发展机遇。

机会稍纵即逝,必须牢牢抓住!面对新的历史定位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包惠书记明确提出,“口岸物流是达州腾飞的重要一翼,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市委、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业列入全市“6+3”重点产业,作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的重要抓手,超常突破、强力攻坚,积极培育成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了加强对口岸物流工作的统筹调度,市委、市政府迅速组建“无水港”建设指挥部,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压紧压实保税物流中心、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等20余项重点工作任务。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200公里区域内物流资源调查,全面摸清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规划》《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实施方案》和《秦巴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做好顶层部署。

坚定一颗信心,乘势而上实现超常突破

一子落而满盘成势。去年以来,全市现代物流产业紧紧围绕构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打造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三大定位,狠抓顶层设计、通道拓展、园区建设、产业培育、降本增效五项重点工作,口岸物流呈现出了多点发力、梯次突破、整体提升的良好局面。

对外通道更加顺畅。把交通基础优势转化为物流通道优势,畅通四条通道,推进四向拓展。东向,开通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大宗货物通过达万铁水联运经上海出国,成本下降30%以上,为四川国际物流和贸易打通了东向出海通道。南向,与广西防城港缔结友好城市,发起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经济城市联盟,举办秦巴地区冷链物流交流大会,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实现与北部湾及东南亚“普货+冷链”产品高效互通。西向和北向,与青白江签订口岸物流合作协议,组建蓉欧班列组货基地,促成达州商品搭载蓉欧班列享受成都同等待遇。

物流园区更具活力。秦巴物流园区“一纵三横”道路主体工程完成70%以上,道路“小循环”基本形成,向省政府正式申请设立达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今年6月将完成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通川区双龙物流园场平工程基本完成,铁路专用线跻身全国铁路专用线重点支持项目。源美冷链物流园新建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构建了“产、运、存、销”全程冷链体系。宣汉县商贸物流园在建仓储用房27栋,新增仓储面积5万平方米。大竹商贸物流园引进入驻企业、商户200余家。渠县商贸物流园、开江县冷链仓储中心建设进度超过60%。达川区、万源市、经开区物流园区运行水平大为提升。

产业培育更有实效。全市现有物流企业超300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60家,4A级物流企业2家(顺程物流、远鹏投资),3A级物流企业6家,覆盖商贸、仓储、冷链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去年以来,一些重点企业加快入驻、重大项目持续落地,产业培育提速推进。2019年,新培育规上物流企业11家、3A级物流企业3家。京东川东北大件分拨中心建成投运,年出货量达到130万件。东盟冷链(秦巴)分拨中心、新华全球购项目正式开业。成功引进四川文阳集团投资11亿元的达州成诺综合物流园项目正式签约。中国供销西南冷链物流基地、和润集团国际物流和弘桥智谷智慧物流项目可望近期签约。

降本增效更可持续。积极申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成为全省唯一挤入24个全国第二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名单的市州,包装储备物流通道、货运场站、新型装备等10多个具体项目,为我市城市货运体系变革和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抓手。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共同配送,整合120多家企业物流资源,实行统仓统配,大幅提升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车货匹配效率,车辆空载率和物流成本均下降20%以上。开通“达州—成都/重庆/深圳”3条电子信息产品物流专线,电子新型企业物流成本降低40%以上,为下一步向新材料、鞋服等产品物流专线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达州货物实现“家门口”通关,25批出口货物在达州通关平均2小时放行,货值达6800万元,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全面推行。

守住一颗初心,聚势而强助力经济腾飞

不断强化发展口岸物流初心的认识,聚焦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赋予口岸物流“建成四川东向开放门户、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两大重点任务,聚力实施一个开放高地、一个枢纽载体、三级物流网络、四条国际通道、五百亿产业集群“11345”发展战略,全方位、高水平、多层级推进口岸物流发展。

打造1个开放高地

以“两年保B获批、三年口岸开放、四年建成综保”为目标,到2021年建成运营保税物流中心(B型)、2022年航空口岸临时开放、2023年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力争获批公路、铁路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粮食、肉类、果蔬、木材等海关指定监管区,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大力发展国际分拨、保税加工、转口贸易等外向型经济业态,推动达州建成区域开放高地、四川东向开放门户。

建设1个枢纽载体

即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体,以秦巴综合物流园区和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区为核心,以推动商贸物流融合发展为目标,强化功能互补、产业互融、资源共享,构建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大宗物流、配送物流4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建成干支衔接、流通高效、辐射广泛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发展示范区。

构建3级物流网络

布局三大物流产业发展极,优化物流功能分区,推进差异化发展。以主城区核心,依托重要物流园区,重点发展铁路中转物流、保税物流、配送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以万源、宣汉为北部发展极,重点发展资源能源型大宗物流和特色产品快递电商物流;以大竹、渠县、开江为南部发展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鞋服等特色产业物流和农产品电商物流。县(市、区)依托自身产业属性建设1—2个物流中心(转运中心)和若干末端配送点。

畅通4条国际通道

东向提升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影响力,推动成都平原、陕甘宁、川东北更多的货源借道达州进入长江,联通海上丝绸之路。

南向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经北部湾进入东南亚,通过与防城港、钦州等地建材、粮油、冷链等产业合作,提升货物互通规模。

北向融入渝新欧、渝满俄国际班列,联通亚欧大陆桥,集聚本地机械、农副产品与俄罗斯木材、优质粮油实现便捷互通。

西向加强与成都合作,提升“蓉欧”班列达州组货基地组货能力,实现西向货物在达州集聚,通过丝绸之路直达中亚、欧洲。

培育500亿产业集群

通过完善口岸、园区、场站等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外贸、冷链、快递等重点产业,优化提升通道、政策、体制等发展环境,到2025年,规上物流企业超过130家,10亿级物流园区(中心)超过10个,物流总产值超500亿元。

……

达川商贸物流园区鸟瞰 (杨辉 陈小平 王小龙 摄)

从东到西、从南向北,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

达州现代物流正朝着

“更大更优更强”目标蜕变。

口岸通关、物流通畅,

必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繁荣。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